高句丽是古时候存在于中国东北和朝鲜地区的一个古国,唐朝时期李世民就曾征战过高句丽。不过从韩国那边传出来的说法是说,李世民在攻打高句丽时曾被射瞎一只眼睛,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?实际上这个说法肯定不是真的,在我们所学的历史当中,并没有李世民被射瞎一只眼睛的说法。而且在古代眼睛被箭射中基本上人就死了,根本不可能只是眼睛瞎了人还没事,例如三国里的夏侯惇,究竟有没有眼瞎过都是个谜。
说起来,近些年的韩国古代题材影视剧中,但凡涉及到中国,大抵都逃不过各种抹黑。其中最著名的段子,就是唐太宗李世民,在攻打高句丽的安市城之战中,竟然被安市城的守将射瞎了一只眼睛。这个在中国史书中完全不见所闻的段子,不仅在韩国民间大行其道,甚至被宣传到国内,一些国人还真信了。那么李世民被射瞎一只眼睛的故事,究竟是从何而来呢?
有关唐朝攻打安市城之战的史料,可以说大多都并不详尽。在《旧唐书·太宗本纪》中,记载“六月丙辰,师至安市城。丁巳,高丽别将高延寿、高惠真帅兵十五万来援安市,以拒王师。李勣率兵奋击,上自高峰引军临之,高丽大溃,杀获不可胜纪。延寿等以其众降,因名所幸山为驻跸山,刻石纪功焉。赐天下大酺二日。秋七月,李勣进军攻安市城,至九月不克,乃班师。”也就是说,当时唐军抵达安市城后,首先击溃了高句丽高延寿、高惠真率领的十五万高句丽大军,七月开始进攻安市城。在交战两个月未能打下之后,到了十月,唐太宗因为担心辽东冬季的寒冷,因此便班师回朝。
在《资治通鉴》中,有关安市城之战记载相对详细。在战斗进入对峙阶段时,由于安市城居民“望见上旗盖,辄乘城鼓噪”,对唐军进行挑衅。唐太宗大怒,下令“世勣请克城之日,男子皆坑之。”安市城内居民知道后,“益坚守,攻久不下。”韩国影视剧中,时常出现的安市城城主(也有是渊盖苏文)杨万春,射瞎李世民一只眼睛的桥段,正是发生在双方对峙时期的夜袭中。不过这一次夜袭的剧情,和韩国影视剧中的有很大的差别。
在《资治通鉴》中记载,“诸军急攻安市,上闻城中鸡彘声,谓李世勣曰:‘围城积久,城中烟火日微,今鸡彘甚喧,此必飨士,欲夜出袭我,宜严兵备之。’是夜,高丽数百人缒城而下。上闻之,自至城下,召兵急击,斩首数十级,高丽退走。”也就是说,唐军对于高句丽的夜袭其实已有防备,而高句丽一方仅仅是以数百死士发动夜袭。不过这其中有一个小细节,让韩国史学家们认为是证明李世民被射瞎的关键性证据,那就是在唐军应敌时“上闻之,自至城下,召兵急击”。李世民这种亲自冲锋上阵的次数并非一次两次,那么他真的是在这一次中翻车了吗?
可能有细心的读者发现了,一直到这里,无论是《旧唐书》还是《资治通鉴》,都并未提及被韩国史学界认为射瞎李世民眼睛的杨万春。没错,有关“杨万春”这个名字,在这两本史书,以及《新唐书》当中都并未出现。虽然在《资治通鉴》中,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,对这位城主“其城主材勇,莫离支(即渊盖苏文)之乱,城守不服,莫离支击之不能下,因而与之”的高规格评价,但自始至终,这位城主叫什么?却并没有任何史书提及。
杨万春这个名字,在史书上难见踪迹,其实本身并不奇怪。因为这个名字最早的出处并不是在史书,而是在一本小说当中。根据李氏朝鲜壬辰倭乱时期,著名的西人党党魁尹斗寿所写《月汀漫笔》中,记载“壬辰乱后天朝将官出来我国者,有吴宗道谓余曰:安市城主姓名梁万春。见太宗东征记云。顷见唐书衍义,则安市城主果是梁万春。”那么这个《唐书衍义》是什么呢?其实这本书是明代著名的书商和小说编篡者熊大林,所写的《唐书志传通俗演义》。至于“梁万春”这个名字,究竟是熊大林本人考证而来,还是编造的名字,这一点便不得而知。不过无论是《唐书志传通俗演义》,还是尹斗寿的笔记中,都并未提及唐太宗李世民被射瞎一只眼睛的故事。
不过安市城城主梁万春这个说法,也并非无人反对,李朝宣祖到仁祖时期的名臣沈光世,在他的《休翁集》中就认为“丽史抄城将梁万春云未知是否”。然而在17~18世纪,像沈光世这样谨慎的文人,在朝鲜却并不多。受到明清易代的刺激,朝鲜在一些史学观点上变得越加极端。就是在这基础上,18世纪初一本惊世骇俗的作品在朝鲜问世,这就是金昌翕所写的《三渊集》。由于发音问题,“梁万春”这个名字演化为了“杨万春”。在《三渊集》中,也首次出现了有关射瞎李世民一只眼睛的最早记载,在书中写道“凤城或云是安市,千秋大胆杨万春,箭射虬髯落眸子。”这里的“虬髯”所代指的便是唐太宗李世民。
金昌翕本人,是当时朝鲜著名的大儒,不过他的《三渊集》,严格来说是类似于今天《明朝那些事儿》那样的作品,因此并不能算作严格的历史记载。但是因为金昌翕本人的名声,就和尹斗寿所说的“梁万春”一样,安市城城主“杨万春”射瞎李世民一只眼睛的故事,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不过这一时期朝鲜史学界对这一问题都还算保守。18世纪后期的朴趾源在他作品《燕岩集》中,也只是称其为“又世传安市城主杨万春,射帝中目”。换句话说,他自己也并不确定这一说法是否属实。甚至更加直接的,李德懋在《靑庄馆全书》中认为“安市城主世传姓名杨万春,三渊诗亦用之。然尹月汀谩录,已辨其出于唐书演义,不足取信。”
李隆基在将杨贵妃赐死后,他的晚年生活是如何过的?感兴…
◆赵构为何会禅让甘心当太上皇?被逼还是自愿? ◆齐白石简介 揭秘齐白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◆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什么?到底有多难破解? ◆范从文是什么身份?他为什么能免死五次? ◆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:西汉建始帝刘盆子说到宋朝和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,宋朝是中国历…
◆马超墓出土尸体图片 马超墓出土后的样子 ◆三国时取名怎么都取一个字?其实都是王莽做得梗啊 ◆历史上定都次数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◆揭秘:唐朝的名门望族为什么都不想娶公主? ◆令妃生的七公主和九公主,为什么品级不一样?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118号元素的问题了,很多人也都在…
◆三星堆文明对华夏文明的冲击 三星堆文明如何消失的 ◆苏妲己真的是九尾狐吗?苏妲己真的是九尾狐转世吗? ◆清朝故宫和明朝故宫区别 清朝故宫和明朝故宫有什么不同 ◆段誉武功是天下第一吗 段誉才是天龙“亲儿子” ◆维京人武器装备是什么样子的?维京人为何凶悍?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1944年的波兰华沙起义的事情,因为当…
◆1258年巴格达被蒙古人贡献 阿拉伯帝国为何不迁都 ◆东汉与羌人的赤亭之战结果如何?战争的过程又是怎样的? ◆保住了慈禧的性命的大清禁卫军,最后结局如何呢? ◆为什么说吴三桂放了清军入关后,清军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推平全国? ◆垂沙之战是楚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吗?其实不然